阅读历史 |

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 第164章(1 / 2)

加入书签

“看了。”

“好多学学长种植的主播都是这段时间采摘的,光是我关注的都有六七个。”

“啊,才采摘吗?他不是和主播差不多时间种的?”

“他还是第一批种子,而且技术上本身就不如主播。”

“确实,看见的几个采摘的,种出来的东西都挺一般。”

“你纯粹是看多了主播的作物,就我看见的那些,随便一个拿出去也比其他人种的好太多。”

“赞同楼上。”

“比起这个,你们最近刷到那种说学长卖出去的作物,吃了效果比其他人的作物好的言论了吗?”

“刷到了。”

“最近好多,我也刷到了。”

“心理作用吧?”

“肯定是心理作用啊,学长确实种得好,但再好感染率也就是四五十的,怎么可能那么大作用?”

“不是,是真的效果好,我爸就有吃,他自己说好,我家其他人感觉他最近也确实少发脾气了。”

“有没有这么玄?”

“真的。”

……

003

童湛言并没有太多时间用来欣赏。

雨停之后,他立刻去了地里,要看看有没有被雨水冲垮的土坡。

泥泞的道路不好走,泥泞的地那就更是可怕,一圈下来,他两只雨鞋重得都抬不起来。

冲洗干净靴子,事情却还没完。

童湛言找出之前收的低感染率的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种子,赶紧再种上。

鸡、猪就算了,他也等着吃。

幸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鸡开始下蛋,他现在每天最少都能收获七八个,多的时候甚至能收获十二三个。

那也让他的库存哗哗涨,涨得他不得不开始做其它考虑。

鸡蛋不能放太久,放久了就散了。

卖或者拿去给杨洪他们吃都可以,但这之外他也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孵化。

公鸡母鸡他没分窝,那些鸡蛋里应该也能挑出些受过精的,孵化本身倒也不难,难的是后面的喂养。

玉米、南瓜要熟最少都得再等两个多月,而且里面还有感染率的问题。

第三批种子就有变异的可能,但也不是每一棵都会变……

琢磨着,童湛言去看了看那些红薯。

这一个多月他一直忙着其它的,除了浇肥时看看就没管过它们。

再看去,它们的藤蔓已经向着周围蔓延大半米。

红薯很喜欢冒叶子,按道理来说应该绿油油一片,然而因为种子已经放了好几年,叶片和爬藤虽然扩散的很开但却都又小又细。

童湛言回屋拿了剪刀咔咔一阵剪,要让它们集中养分长果子。

红薯是可以扦插繁殖的,根茎上长叶片的位置就是芽点。

童湛言和之前的草莓一样没有选择扦插,而是把剪下的叶子剁了剁准备喂猪。

这些红薯放得太久,叶子根本没什么活性,就算种出来的果子肯定也是又小又细的。

还是得第二批再扦插。

检查完它们,童湛言时隔许久地想起了那些橘子、橙子。

三四个月过去,最开始种下的那些已经快到他的腰,后面种下的则到膝盖。

童湛言看看山脚下之前就让清霁月帮忙挖出来的那片地,琢磨了下,决定先种下。

总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

而且现在他的情况比之前又好了些。

童湛言开了挖掘机,把那片地上面的黄土挖掉一米,又去埋着树叶的土包挖了土回来,填满、搅和。

树和作物不同,根会扎得很深,肥料他现在提供不了多的,只能尽量把腐殖土埋深些。

挖掘机挖完,童湛言又拿锄头整了一遍。

这次不是全部整,而是选择了要种树的地方局部整了下。

土整好,又挖好坑后,他叫来宁琅东,把所有苗都搬了过去。

他第一批种了十棵,后面种了四十多棵,加起来一共都快六十棵,也挺多。

和种菜不同,童湛言没有直接把那些苗埋进土里,而是在脱盆之后进行了一次修根。

作物育苗、假植时虽然会一定程度限制根系扩张,但并不会让它们在小杯子里待得太久,因此根系活性很高,移栽之后马上就会向四周扩张。

这些橘子、橙子树却不同,它们已经在盆里待的太久,根早就固化甚至木质化。

如果不把这些老根烂根剪掉再种,它们就算想往外长根也长不动,更甚至可能因为突然的环境变化导致根系腐烂长霉而整棵死掉。

一定程度的修根剪根,让它们突然陷入营养不够的情况下,反而能刺激它们长出新根。

“不是说小盆子能养根?这又是什么操作?”

“那些根好多颜色都很深,是不是坏掉了?”

“但剪掉后那些树不会死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