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170章(2 / 4)
们扛枪杀过鬼子,没一个孬的,跟那个姓徐的不是一回事。”
“小瞧人了不是?徐公傲是徐公傲,徐家村是徐家村,一样米养百样人,我还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王大嘴便跟她唠叨起别的:“徐家以前在这是大地主,你看见那片地了没有?就是稻子长最好的那片,那以前都是徐家的地。我们来了之后,把他家地给乡亲们分了。剩下的徐家人全被赶出了徐家村,徐公傲后来出钱派人来打过两回,但他手下能有什么好兵?被乡亲们打退过两回,据说伪军那边嫌他给的钱少,再后来就不愿意来了。”
春妮随着他的指点转头左右看。徐家村在山窝里,村里有水有田,虽然位于沦陷区的腹心位置,但地处偏远,有粮有堡,关起门来就能过自己的日子,是个发展小根据地的好地方。
类似的,光春妮知道的,单是海城周边,就有两三块小地方。反抗军们依托地形和人势,就这样星星点点散落在敌人的后方跟侵略者们周旋角力。有时候,侵略者们被磨得失去了耐性,索性随便指两个汉奸出来代管那个地区,自己躲得远远的,两边维持个表面和平。但更多的时候,这些反抗势力被敌人一遍遍清剿屠杀,却如野火春风,总有人在满浸着鲜血的土地上重新站出来继续战斗,直到死亡,再有下一批,再下一批……
春妮要治的人被安置在徐家堂屋旁边的主卧,但她只懂得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青霉素肌注一剂之后,就没她什么事了。
或许因为王大嘴提前说过她是自己人的缘故,村民们待她态度还不错,许她在徐家宅子前后转悠,她问话时,挑着些大伙都知道的也回答了她。
一顿饭的功夫,春妮便收获了徐家以前怎么发的家,徐公傲是怎么靠坑骗乡邻卖苦力赚钱,在发达之后又是如何卸磨杀驴。春妮听得连连感叹,南方许多豪门大族对外人或许严酷,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但对族里人多少还要留些颜面。不说大家多少代以前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有点香火情在,那些人祖坟都在这,真是把事情做得太绝,不怕哪天他们家祖坟被刨?
跟春妮说话的村民看出她的疑虑,主动解释道:“徐家从他爷爷那辈起就坏了根了。他爷爷的大哥当年怎么染的赌瘾?他姑丈家的油坊是怎么姓的徐?打量旁人都是傻子,啥都不知道?他们大徐家的人坑自家人是祖传手艺,这回家里人不够坑,就惦记上咱族里人了呗。不然咱们祖辈都一样的老农民,凭啥他徐公傲家翘起脚受用,住着五进大宅子,咱们日里夜里在地里刨食,黄土茅屋都住不起?”
“那你们还容他家在这好好住着?”
“有啥办法,姓徐的跟好几个县长关系好着哩,俺们小老百姓的,哪敢跟他们官家人斗?”
“我早就看出这小子不是好鸟。那年他爹上山,我被他家半夜叫起来去挖坟,趁你们没注意,老子解开裤带,滋溜溜的一泡好尿下去……嘿嘿,嘿嘿嘿。”
几个村民顿时咋舌:“咋说还是你徐老三胆子大,真是会弄啊。”
“就是说嘛,老子当年就看你不对劲。问你个狗攮的咋回事,你还不说。要是晓得了——”
“咋地?”
“要是晓得了,老子也要尿他一家伙好的!”
春妮:“……”
春妮十分勉强地转回话题:“现在好了,等鬼子投了降,姓徐的大汉奸准落不着好。到时候乡亲们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把这些年在他身上受的气吃的亏全找补回来。”
一句话说得几个老乡纷纷竖大拇指:“那就借小姑娘吉言了,真想明儿个就能看到徐公傲的下场。”
在徐家村又歇了一晚,第二天伤员的烧退之后,春妮便跟王大嘴踏上了返程的路。
来时船行顺水,这次回时,就比来时多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走水路。
她来回都在赶路,还不知道,在海城,有一件大事已经悄悄发生了。
她从浦头跳下船的同时,看见了一个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桂生?”
春妮朝桂生的身后望了两眼,除了他,并没有其他人出现。
她觑着桂生的神色,心里陡然一紧:“是不是……是不是城里出了什么事?”
227 投降
常文远出事了。
春妮问桂生, 可惜桂生知道的也不多:“前天晚上,几个鬼子来家里,突然把常哥给拷走了。我跑上去问了两句, 那几个鬼子又是吼又是骂, 差点把我也拷走。春妮姐,这下可怎么办?”
“家里现在什么情况?有没有人在那守着?”问完这两句,春妮突然想起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桂生给常文远跑过几回腿,常文远有吸收他进入组织的意思,但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让他知道的太多。
“常哥那天晚饭过后告诉我的,说你和他之间需要一个联络员, 免得两边突然有一方联系不上出了事,另一方还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桂生突然反应过来:“他不会早知道自己要出事吧?”
春妮没答他。常文远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