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20章(2 / 3)
校区,”春妮挥手拦停一辆黄包车: “他孙子叫什么?我去学校叫他快点来。”
“哦哦,那敢情好。这孩子大名叫杨大强。”
杨大强这孩子春妮认识, 因为他是学校里入学学生最大的那几个,今年快十五岁了。还因为这孩子帮她看过几次摊子,每次坐在摊位上,总是拿着张纸在算上面的算术题,却因为脑子没别人聪明,总也算不对……
春妮收回思绪,拜托众人将草编收整起来,让黄包车将老头拉往最近的医馆: “先别管钱了,救人要紧。他孙子我知道,要是他爷爷出了事,肯定不会把他爷爷扔下不管的。”
看着人进了医馆,又托跟老杨
头交好的老伯留下来照顾,春妮再才拦下另一辆黄包车,直奔学校而去。
半个小时后,春妮领着杨大强匆匆走进医馆,须发花白的老大夫轻轻对两人摇了摇头:“伤在内腑,只能慢慢调养。”
“内腑是哪?”春妮见大夫面露不解,解释说: “我是问他是伤在心肝脾肺肾哪个地方?”
“这……老夫刚才摸着,应该在脾肺之间。”
“那到底是脾,还是肺?”杨大强已经快崩溃了。
老大夫为难:“这……老夫又没生着透视眼。你们要想知道,恐怕得去洋人医院照照x光看。”
春妮转头去看杨大强。
杨大强咬咬牙:“去!”
“不去!”
两声截然不同的回答同时响起。
杨老头不知什么时候苏醒过来,正挣扎着要坐起来。杨大强双目含泪,去搀扶他:“爷爷!”
“听见没有?咱们不去,不去医院。”杨老头脸色灰暗,说一句话喘半天,只有“不去医院”这四个字异常坚决。
“可您不去医院伤好不了。”
“我的身体我知道!”老头倔得可怕:“大强,抬我回去,我养两天就好。”
“爷爷!”
“老人家,您要是担心医药费的话,我可以先借你们一点。”春妮犹豫再三,开了口。
杨老头不为所动:“不去!大强,你送我回家。”
“爷爷,您就听我的,咱们先看了病再说吧。”杨大强苦苦哀求。
杨老头头一歪,吐了一大口血。
春妮心里闷得很。她想起在家乡那会儿,村里有户人家的老娘病得很厉害,他家里儿子媳妇都孝顺,死死哀求她去看病。老太太也是百说不动,最后他儿子花钱从县城把大夫请到家里来,给老太太开了不到五毛钱的药,一共花费不到一块钱。老太太知道之后,硬是从床上爬起来,拍着大腿骂了儿子大半天。
大伙看她这精神头,以为她终于是吃了药有所好转。转天早上,老太太不见了。儿子一家人疯找几天,最后在深山中找到一双鞋,和老太太走时身上穿的半件靛蓝罩衣。
那时候春妮还不懂老太太儿孙们为何哭得那样凄厉刺耳,现在她懂了,她宁愿自己永远不懂。
春妮把杨大强叫到一边,把身上的零钱都塞给他:“先拿着这些,一定劝爷爷去看病。要是不够,你知道在哪找我。”
她不等杨大强说完感激的话,挥挥手出了医馆。
回到学校,几个老师和方校长竟然都守在凉粉摊边。方校长站起来迎她:“杨大强他爷爷怎么样了?”
一会儿功夫,杨大强爷爷的事传遍了学校。
春妮把杨老头死活不愿意看病吃药的事说了,方校长就叹气:“杨阿爷是怕拖累孙子。”
“那也不至于等死吧,先把命救下来,有什么事可以以后再说。”夏风萍说。
“我好像听说过,杨阿爷家里欠了巨债,他们到江浦是躲债来的。”杨大强的班主任王老师说。
“欠巨债?王老师,你有没有听清楚?我看杨家爷孙俩都老实巴交的,不像会欠巨债的人家啊。”
王老师摇摇头,没等说话,春妮终于想起差点被她抛在脑后的事了:“校长,常先生让我转告您一声,叫您下午去学校寻他一趟。”
方校长“啊”地一声:“常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春妮将常先生想订学校编的教材这事说了,几位老师都非常振奋:“校长,那你可要跟常先生好好说啊。”
“是啊,校长,咱们能不能再吃一回肉,就得看您的了。”
春妮:“……”得了,有老师们的叮嘱,她至少不用担心方校长会做赔本生意。
等等,不是啊,这教材她又没参与编印,真有盈余,她也领不到一分钱,怎么还跟着一起开心?
几位老师给方校长打扇子的打扇子,叫车的叫车,闹哄哄将校长送上了车,春妮想起来追上去嘱咐一声:“校长,您能不能帮着问问常先生,有没有法子帮杨大强一把?”
方校长冲背后挥挥手,黄包车拐个弯,不见了。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老师们翘首以盼,在下午放学之前,总算等来了方校长不紧不慢的步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