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早就宠冠六宫了 第253章(2 / 3)
悔,后悔没叫醒帝君和他清早里道别。
&esp;&esp;离谷波渡口越远,她的难过越甚。
&esp;&esp;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日十二个时辰,总计四千三百八十个时辰。
&esp;&esp;一年,它过得一点也不快。
&esp;&esp;后来又经过了沅陵渡口,这个时间帝君应该下了早朝,接着会去御书房议事了吧。
&esp;&esp;洛长安接下来不知道又过了几个渡口,只知道天色已经入夜了,中午刘勤敲门教她用膳,她不饿就隔去了,左右没有母乳喂养孩子,无心茶饭。好苦。
&esp;&esp;忽然,案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打首一骑最先,后面随着十余骑,沿着岸边长街,在细雨里疾速驰来了。
&esp;&esp;因为已经入夜,她自窗舱窗畔远远朝着岸边看过去。
&esp;&esp;那昏黄的渡口灯笼下,骏马纵蹄飞驰,而打首那马背上那人身姿绰约,竟宛若帝君。
&esp;&esp;洛长安不知道此时是什么地界,她只知道自己或许已经疯魔,原来思念一个人,真的看谁都希望是那人。
&esp;&esp;“长安!”
&esp;&esp;洛长安似乎听见了有人叫自己名字,她们的船只刚在一个叫漫水的渡口短暂停留补给了必须的新鲜食物和用品,才离开案头不久。
&esp;&esp;“相公?”洛长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度眯着眼睛聚焦,往案头的骏马看了过去,“是相公吗。”
&esp;&esp;便见灯笼细雨里那人朝他扬起手,口中急声呼着:“长安!让船靠岸!”
&esp;&esp;洛长安双脚生出了意识一般,即刻出了船舱,对刘勤道:“哥,命人将船靠岸,我似乎听见帝君在叫我。”
&esp;&esp;刘勤一怔,连忙宽慰道:“长安,我们已经离开长安城两百余里了。帝君政务繁忙,是不可能出现在漫水这一代的。再有靠岸到底容易有危险,毕竟是夜里。”
&esp;&esp;洛长安回头看看岸边的骏马,对兄长的话也颇以为是,但她这时就不甘心的任性道:“可以靠岸一下吗。万一是他呢。万一他来送我了呢。”
&esp;&esp;刘勤见妹妹泪眼婆娑,也不忍拒绝,便对船夫道:“靠岸,靠岸,回去再置办点东西。”
&esp;&esp;“是,大少爷。”于是船夫便将船只又往着岸边驱,等到船只泊入渡口,船夫将木阶放了下去。
&esp;&esp;洛长安便提起裙摆,她甚至没有顾得上打伞,而将干净的绣鞋自木阶上快速步下,那边骏马离这边还有很远,她便朝着骏马的方向跑过去。
&esp;&esp;这个岸头有条灯笼街,长街两边有许多石柱子,每个柱子上都挂着一个彩色的灯笼,绵延数里,华灯初上。
&esp;&esp;洛长安跑了一阵,她身子已经吃不消,发丝也淋湿了,她没有停下,仍往那骏马驰来的方向奔过去,她的衣摆和绣鞋也被雨水打湿了。
&esp;&esp;待骏马行得近了,马背上那人利落地纵下马来,他随手将马鞭缰绳扔给他身后的随侍,他不是旁人,正是东冥王,帝千傲。
&esp;&esp;洛长安终于看清楚了来人正是帝君,她已经跑的气喘吁吁,她却没有止步。
&esp;&esp;帝千傲远远见自己的女人朝自己小跑来,他便快步夺过去,衣摆被雨水打湿,干净的短靴沾了泥污,君降。
&esp;&esp;双向,奔赴,眼里只有彼此,只想靠近你。
&esp;&esp;终于,他们在灯笼长街烛火最绚烂处相遇了。
&esp;&esp;“好长安。我的好长安。朕不放心你一人离家。不放心。”帝千傲一把将洛长安抱在怀里,将面颊埋进她的颈项中,颤着嗓子打破了那难以启齿的孝道,“追了二百里,终于追上了。跟朕回家吧。不要说一年,片刻也离不了你!”
&esp;&esp;洛长安在他怀里小声说着:“相公我我定是不孝的,我我竟不想回乡。可我懦弱,不敢说啊。我我不想和您分开了。别离好苦啊。然……二老,二老……”
&esp;&esp;帝千傲恨不得将她揉进骨血里,沉声说着:“父母十年紧要,朕也想为国丈二老过十年,虽通常都不挪祖坟,但毕竟你们兄妹都在南边,二老也该来团圆。朕会命禁军行陆路,回去旧都迁坟移墓,将二老尸骨灵位移来新都,一路会有国法师随行,周护二老的神魂不被路途所侵。也会请财神为你们白家生意镇风水。不会使财路受阻。”
&esp;&esp;洛长安心动狠狠一撞,“帝君”
&esp;&esp;“使你走水路是因你身子孱弱不可颠簸,禁军快马加鞭走陆路,一个半月可抵达,一个半月可返回,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