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1 / 2)

加入书签

“夏总,不大对吧,最近市场成交的那几单,平均pe值都去到11点多,和我们类似的标的,有13的成交数据,而且我们的各项指标比他们优质。”张权提出了质疑,他也做了市场功课。11是赵纪伟写给他的一个底线,目标是13,昨天他一来也和赵霁赫交流过,请赵霁赫按13表态。

张权这么一说,夏挽澜自然就明白了他们的底线和目标值。

“张总,收购市场本身有波动性,资本市场也一样,我们统计的是去年加上今年这两个月的平均数据,而且,按13成交的那个标的,他们设置的支付条款在业内是最严苛的,相匹配的业绩对赌,有大概率实现不了风险,不具备可参考性。”

pe值多一个点和少一个点,对成交金额的影响可就大了。最终的并购交易额是年净利润乘以这个pe值,再乘以出售的股权比例。“纪幸多”的净利润可不低。

“你们这个业绩对赌设的数也很高啊!”张权看着手上的纸。

“市场中等水平,设太低,团队也没有冲业绩的驱动力。小阮,你把收集的一些市场数据拿出来给赵总和张总看看。”

小阮又飞快地给每人发起资料。

赵霁赫架起腿,这会面无表情地喝他的茶,不看资料,也不做声,好像这事和他无关。

“赵总,这收购对价,您表个态吧。”张权提醒他。

他把手上的茶喝了,轻飘飘一句:“全收呢?你们考不考虑全收?”

张权下意识扶了下眼镜,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表情。这哪叫谈判,主动问人全收,这不非常被动了嘛,而且全卖的话,赵良伟肯定接受不了。

夏挽澜笑笑,她不是没做这个准备,全收方案她其实备好了,但全收风险性太大,她不想马上把方案抛出来,这种重大变化,她想留些余地考虑,而且赵霁赫主动提出来,她还不得抓住机会收紧价。

“赵总,我和老赵总接触那么久,知道他做起这个企业不简单,我们的合作初心就不是一锤子买卖,大家都想基于信任共同赋能,一起发展。51收购的话,我们团队评估出11的pe值,是对双方老板得利益都公平考虑到的,我们还得上集团决策委员会争取。如果100收购,意味着我们收后的风险更大,我回去要征询决策委员会意见,当然,对价也相应会调低……”

“11倍吧,全收购11倍。往下调就不谈了。”没等夏挽澜说完,他一声干脆,表明态度。

这个pe值是夏挽澜他们能接受的。张权就觉得是底线了,没有达到目标值。

“全收购的话,这收购核心条款就得做大调整了,支付时间,支付条件我们重调一版。”关旻插上话。

“不急,下个月我们再谈都行。”

他说不急是想给赵良伟多些时间,等他病情缓解,看是否有回归公司的希望。如果最终人回不了公司,那就只能全卖,反正他不会接手。

下个月对于夏挽澜来说就太晚了,物业要赶着上市前能实现财务并表,否则收购这个项目对上市的意义就完全不同。

“赵总,这样,晚上我们就在这赶做全收方案,明天上午继续谈,好吗?”这个pe值是可以的,夏挽澜想了想,趁热打铁,以免生变。

“明天我有事。晚上我请你们吃饭,方案就等我回广州再谈。这做茶得看火候,合作也一样。”赵霁赫说完朝楼上喊:“三哥——”

三哥跑了下来。

“生火吧,三哥,一会炭烤五花肉招待客人。”赵霁赫和这三哥说话是格外亲近。

苞谷酒是烈,醉了是人比酒烈

三哥和拉英在院子里生上炭火,摆上烧烤架,为晚餐做准备。夏挽澜几个出来这院子外走走。赵霁赫和张权继续在屋内喝茶。

“赵总,这全卖,您深思熟虑的吧?”张权问。

“别急着告诉老头。另外,公司里那些人,签约前就不和他们说了,省得乱了套,回去你找个做并购交易的律所介入。”

“董事长他肯定不同意。当初他和他们谈,首要就是保留‘纪幸多’这块牌子和团队稳定。这全卖了,他这拼了一辈子的产业一下子化0,不是他想的。董事长栽培我这么多年,对我有知遇之恩,叫我不告诉他,我做不到。”张权这会也顾不上得罪他,直说。

赵霁赫摆弄着茶具:“对,他是很拼,拼得都瘫床上了,命都差点搭上,还顽固不化,你说我该不该替他卖了?”

张权不再吭声,坐这儿叉着手摁手指关节,茶也不喝,郁闷。

他难做,不告诉赵良伟,先不说感情,单说职责,他就过不去。告诉他,他正在康复关键期,受不得刺激,事关人命的责任,他也背不起。世事无常,人倒如山倒,这做企业,主心骨出了事,没个能传承得起的人,也确实困境难脱,卖了总比破产好,他只能这么想。

赵霁赫看了他一眼,“这茶叶,都泡了几十泡,多经泡。这不也淡了。茶好,总不能一直喝。我们换换口味,吃肉去!”他拿起茶壶,把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