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4)
粮食和收益除了交农业税和种子钱机械钱以外,剩下的全是他们的。
他们村上还可以以集体的名义向国家租借国有土地,虽然他们村加起来也就几百亩地,但村上可以通过支付租金将附近没有被分出的土地一起租借了拿来种地。
不用担心地太多种不完的事情,因为它们照样可以提前去租借国家准备的耕地机、播种机等等器械,秋收以后再还钱就可以了。
村长说这叫超前消费,在确定自己能还得起的情况下,这些投入是必需的。逢金村全体村民深以为然——他们一开始也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了,万一要还许多的钱怎么办?但出于对村长的信任,在看过那耕地机工作了一次以后大家便都闭嘴了,有这样的效率,村民们完全不用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地上,也许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去打零工做更多的事情。
再有就是他们要种的新种子,那可真是神种!
他们这个村子被规划耕种的是玉米。
领回种子以后村长特地开了好几天的培训班来为他们科普玉米是什么东西,也带了一些玉米棒给大家观看和品尝。
种下一粒玉米种子一般可以结3~6个玉米棒,但村长告诉他们一般在这种时候他们会选择人工掰掉几个,玉米秆上直流最多三个玉米棒,这样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产量。
——但哪怕只有这么两个玉米棒,一粒种子的收获也远远高于他们所种的粟米和麦子,玉米的味道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从各个方面上来说,大家都迅速接受了这样新作物。
魏大娘按照村长给的参考产量努力地去算了一下,村长说给他们提供的玉米种子是高产玉米,只要好好侍弄,一亩地最少也能产1000斤,换算成大凌朝的重量单位即为8石多。
天哪,这种产量是真实存在的吗!
要知道他们平日里一亩地的产量不过两石多,连三石都到不了……
害怕自己才开始学算术算得不对,魏大娘还去找了村长,让村长帮忙复算一遍,结果也是8石。
魏大娘都不敢想,若是自己能拥有一亩地八石的产量,她将是多么幸福的人!
如今他们已经将马上要耕种的土地全部用机器犁了一遍,听说在偏远一点的地方是用不了这么大型的机器的,他们这里都是平原,大型机器转得开。
被犁过的土地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清香,又用朝廷新建的电井抽出大量的地下水灌溉了一遍,现在土地的湿润度很合适,要正式开始播种了。
当然播种也根本用不上村民们来忙,魏大娘和其他村民都站在田边看着村长和几个从碎巫山上下来的官员说话,内心紧张又期待。他们之前已经见识过犁地机的神迹,今日这播种机更是超乎想象……
“你们是私企啊?”王妍有些惊讶,毕竟他在这待了这么长时间一直以来见到的都是官方或国企的工作人员。
站在她旁边的那个中年女人把身上的工作证给她看了一下:“我们公司虽然名字叫亭阳市丰收农业机械租赁公司,但我们也是政府控股的,这个丰收也是我们对广大农民同志的祝愿,不是私企。”
王妍点点头:“原来这样啊,那就麻烦你了,胡大姐。”
这支机械驾驶队的小队长胡大姐爽朗地笑了笑:“放心,我们之前也培训过了,肯定给你们播好种。”
比较让王妍遗憾的是,这次通过时空门过来的机械需要技术员自己开。要知道现在在曦国很多地方进行播种耕地的机械已经是无人驾驶了,可惜现在整个大凌朝只有碎巫山上才有有线网络,其他地方没有联网,无法实现无人驾驶。
但这样也给了很多中小型的政府旗下的企业起死回生的机会,毕竟现在许多的农业服务公司和农业机械租赁公司生意并没有那么好……
大家交流好一切后,胡大姐便指挥其他的驾驶员开始工作了。
阳光洒在平坦的田野上,给这片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随着播种机的驶过,原本空旷的田野上渐渐出现了一行行整齐的田垄。这些田垄如同大地的脉络,连接着每一粒种子。
魏大娘扶着阿耶,不知为何,眼泪簌簌而下,她从未想过——哪怕村长已经说过很多遍,这些活不用他们干,她仍旧不敢想,有一天农人竟也能如此轻松。
王村长倒是很满意:“幸亏咱们村土地相对比较平坦,不然要辛苦很多了。”只能用小型播种机或者手扶的,不知要麻烦多少倍。
村民们又想给村长磕头,给这些机械磕头了,但大家都直直地站在那里,强忍着没有下跪。
因为村长说了,不用跪拜,因为这些东西只要他们努力,也能造出来。
……
此时的洛安城早已经完成了场外土地的耕种,当然有一些已经规划出的工业用地则是被征用了,这里毕竟是大凌朝以前的首都,现在大凌朝变成曦国的一个分区说是首都就不合适了,但也绝对可以作为重点发展的区域。
目前大林朝峰区政府给洛安城规划的发展路线是精致工业和旅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