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4)
当兵要求也很高的,你年龄不够。”
霍鸣寒:“我已经十八岁了。”
护士微笑:“那是虚岁。”
她持续微笑:“你这个年龄,在我们这里还叫青少年,应该上高中考大学,文盲可不能当兵。”
霍鸣寒看着她礼貌的笑容,不禁打了个哆嗦。
啊,要考大学吗……
在这一刻,霍小将军神奇地和他想要保护的杨太后达到了思想上的共振。
——世界的尽头可能是考大学吧。
但凡见过异世界一切的大凌朝人士其实都已经意识到了, 他们到了新的世界以后跟文盲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要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必须要重新开始学习, 接受现代化的教育。
但一两个人还好说,比如说杨太后的大学旁听名额以及霍鸣寒的初高中连读名额(霍鸣寒:?),可需要被教育的又何止他们两个呢?
且不说那些已经沉浸在科目一题海中的大凌朝精英节度使和贵族们, 光是得知换了新皇帝,想要继续考科举的大凌朝学子们就已经开始暗暗琢磨当今圣上在政策上的喜好了。
古代卷王们是十分知道变通的, 皇帝喜欢实干家他们便献上各种各样的实干策略, 皇帝喜欢文采飞扬的才子,他们便写出五花八门的锦绣诗章。
只能说“应试教育”其实是由古至今的。
教育,是的, 奇迹之门项目组现在就在安排普及教育。
这方面问题从第一新区, 也就是玉带星的领土上已经可以总结出一部分经验了。
想要把一个地区的发展搞上来, 光凭各种物质上的资助是不可行的。甚至因为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就算是帮扶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如果一个地区得靠着各种外来的补助才能够勉强维持温饱,那就说明这个地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以第一新区为例,目前曦国获得正式的领土也已经有一年了,且曦国和罗克帝国之间的文化关联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基层推行教育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事的,而且进度也比较慢。
到目前为止, 整个第一新区接受教育的玉带星原住民进度最快的也不过是小学五年级的水平, 毕竟再天才的人要先去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接受新的世界观, 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如果想要让本地人支撑起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话,以他们现在的学习速度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他们才需要扶贫干部的帮扶,先一步步发展起来,积累力量,普通的民众先由基层干部带着进行简单扫盲,儿童不算太多,从小开始培养还来得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管有钱没钱,识不识字,自己总要有谋生的手段,自己的家乡也要自己去建设,否则……
但这种做法是建立于第一新区整体的人口很少的前提,大凌朝并不适用。
首先大凌朝的人口虽然比不上曦国,但整个国土的面积是超过曦国本土的,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最起码3000万人口,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哪怕拿到蓝星上去,也超过许多国家了。
近些年来,曦国也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威胁,这么多人口猛地加入进来(这年头能活着的多是些青壮),对曦国来说也是很大的助力,其次,大凌朝相比于玉带星的罗克帝国还有着文化上的优势和特色。
凌朝是一个在曦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朝代,曦国无法通过历史书的“剧透”来得知这个国家的势力分布以及日后的发展。但在文化上,大家是同宗同源的。
要知道现在大凌朝已经推行了科举制,虽然这科举制也几乎成了世家操控朝堂的一种工具,但最起码名义上平民子弟也有了跨越阶层的资格,讲究的是“唯才是举”。尽管古代施行孔孟之学这件事在现代有着各种各样的非议,但回归最本质,孔子本人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观念的确非常先进,明明白白地说明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大凌朝在文明与教育上的土壤要比罗克帝国肥沃许多。
因此,奇迹之门项目组在大凌朝分区准备施行的教育方针就是一步到位地推行基础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各地建立小学、初中。
这无疑需要很多的资金资源,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老师。
好在就要到3月份了,曦国的资格认定理论课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报名的人数有很多,教师方面的空缺还是有希望可以补上的。
再来就是学校的学习教材和教室建设,这两样不搞定学校也压根办不起来。
在数学、语言(曦国普通话)上倒是比较简单,数学直接跟曦国本土保持一致就可以了,语言课也直接和语文课一起上了,方便又快捷。至于物理化学这类的则是要遵循“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边验证一边编写。
鉴于两个世界在文化上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所以基地的教育部罗部长找来了就住在京城的几个学识渊博的大儒。
——毕竟总不能完全按照曦国本土的教材去教语文历史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