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4)
……
章慈现在并不知道在大凌朝已经出现了各种阴差阳错的战前博弈,她正在和杨太后一起见霍鸣寒小将军。
距离霍鸣寒做完手术已经过去了三天,他现在身体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转到了普通病房由护工照顾。
章慈这次过来是跟霍鸣寒打听一下大凌朝有没有什么比较低调,但实力强劲的武将。虽然大部分武将,也就是节度使已经被章慈邀请到曦国来做客了,但难免有漏网之鱼。听说现在在平阳郡与河东郡就有许多军队试图反抗曦国的政策。虽然不会造成什么伤亡,可是很麻烦,而且浪费麻醉弹(x)。
原本只要邀请霍鸣寒一起去看一看,或许那些军队的路数与缺陷就都被看出来了,可以事半功倍地解决,可惜霍鸣寒现在伤势未愈,总不能让人家带伤上阵。
霍鸣寒苍白着脸躺在病床上:“陛下,请给卑职一份纸笔,卑职将这部分信息给您写下来。”
他一边写着一边说:“卑职有个好友名为临奇,能力颇强,年少有志气,而且效忠于朝廷因此一直被打压,陛下可以派人带我一封亲笔信去寻临奇,只要告知他如今陛下已然登基而且陛下一定会安民生戒奢侈,他定会效忠。”
章慈点点头:“好,回头我会把这封信交给我们工作人员的。”
霍鸣寒将他要告知的信息和亲笔信都写完,递给章慈的时候一低头就看见了趴在章慈腰侧挎包里的那只狗。
这小黑狗猛地一看实在平平无奇,只有多多观察才发现这家伙毛发油亮,像是一块黑色的丝绸一样,霍鸣寒突然有些手痒,想要摸出自己腰侧的弓箭,结果一动却牵动了伤口。
他疼得“嘶”了一声,随后有些怀念地说道:“陛下如此喜欢此黑犬,不知是否喜欢狸奴,微臣家中倒是养了几只,十分玉雪可爱,只是微臣常年不在家,是奴婢在养。若陛下喜欢,微臣可以赠予陛下。”
章慈眼睛瞬间亮了。
小黑狗脸瞬间拉了下来。
在距离碎巫山约150里的地方, 孟州节度使麾下的大将崔深骑在马上,面色冷硬地看着前方的冰雪之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路太难行了, 若没有穿上厚实的棉靴,没有在身上裹着毛皮貂绒,他此时必定要像身后那些普通士兵一样被冻得难以行进了, 可军队行进靠的不是他一个人,那些普通士兵才是重点, 他穿得暖也暖不了其他人。
崔深不耐烦地叹了口气, 回过头对身后的副将说道:“停下来休息造饭,歇息一个时辰再行进。”
副将听后拱了拱手:“将军仁慈。”随后便骑着马到后面去吩咐了,他们这支军队人数较多, 要通知所有人停下来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停止行进的命令通过旗令一点点地传了下去, 现在已是午时, 众人都知道这会儿停下来必定是要吃饭的。
赵三娘也接到了命令,负责管理他们这儿的高校尉便让他们这几个火兵赶紧埋锅造饭, 大家手里都带着干粮,再烧点稀溜溜的粟米粥便可以了。
赵三娘长得粗犷,用她那已死了的丈夫的话来说就是,这婆娘膀大腰圆,一看便是个命硬的,轻易死不了。赵三娘深以为然。
她与丈夫一同被从家里拉走充作壮丁去上战场, 丈夫在第二次大战时便被人削去了半边脑袋, 死得不能再死了。
而她这个皮肤黝黑,膀大腰圆的妇人却经历了五六次大战都无伤无痛, 活到了现在,还因为做饭好吃得到了校尉赏识, 轻易不需要上战场,只需给大家把饭做好。
高校尉一共管了二百八十五个小兵,小兵中又分为了队长,什长,赵三娘便是火兵什长,管着10个人三口锅。
一听说可以停下来了,赵三娘赶紧搓了搓被冻得发紫的手,把背上背着的铁釜卸了下来,指挥着其他人赶紧搭灶做饭。
铁釜是很重的,赵三娘背着也并不算轻松,但背着铁釜却也是大家都抢着的,毕竟万一有敌军射箭,一口锅实在是能够让他们少了许多的危险隐患,重就重点吧,反正赵三娘甘之如饴。
都是做惯了的活计,几个火兵动作利落地便将锅子洗刷干净,又跑到附近的河边提了水倒进去大火烧着,赵三娘则是拿起米袋子往桶里盛了几碗谷粒,往里掺上一些黄豆与黑豆,用凉水随便淘洗了一番,把里面的小石子略微挑一挑,便全都下锅了。
米里不掺石子是不可能的,他们这些最普通的军汉哪里配吃多好的东西呢?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沾着点荤腥,或是打了大胜仗,上头才会赏下来几头猪大伙分一分,一人也就吃个两三片。
凑合过吧,总比那些饿死的人强。
赵三娘用木勺子搅拌着锅里的米粥,等水开了以后米花翻了上来,她便从随身带着的盐袋子里掰了一块发黄的盐巴往锅里一扔,继续搅拌,又过了一会儿,琢磨着米粒儿快熟了,她又小心翼翼地从自己身上挂着的另一个袋子里抓出了一把绿色的菜干粉末撒了进去。
军汉们常说赵三娘做饭好吃,其实赵三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