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1 / 2)

加入书签

陈雪璎心头一跳,急忙落下轿帘。

“小姐,小姐,”春燕看到热闹,急急忙忙和陈雪璎说,“前边两家轿子撞到一起,新郎打起来了。”

陈雪璎下意识去掀轿帘,想到刚才接触到小王爷视线面红耳赤的模样,到底忍了下来。

一路磕磕绊绊,好不容易赶到皇宫门口。

又有两家碰到一起。

小郡王家的花轿断了,新娘子干脆和小郡王同乘一匹马,比很多新人到的都早。

魏公公早率人等在门口。

把十二对新人按照名册排好队,吉时一到,按照名册进入皇宫。

排在首位的当然是庸王府的小王爷,梁锦暄。

等公公一宣读完,他立刻冲轿夫摆手,把新娘子抬到距离宫门口最近的位置。

排第二的是皇上亲侄子岳郡王梁允昭。

也就是花轿断掉,新郎和新娘同乘一匹马而来的新人。

梁允昭心里气恼,绕城一周的路线是他提前半个月规划好的。

算着时辰,肯定能第一个赶到宫门口。

谁知道轿杠会断。

等他把婚礼举行完,回府第一件事就是查清楚轿杠断掉的原因。

底下的人敢弄虚做懒,非要他们尝到教训。

不过抢先到也没用,皇上早排了册子。

梁锦暄是皇上的亲孙子,他这个亲侄子,只能排在侄子之后。

排在第三的是田尚书的三儿子,田楚筠。

新娘子是魏国公府的六姑娘,陈雪惠。

第四位是安阳公主的长子肖牧言,冷面冷心的一个人,听说从来没有人看过他笑。

娶的是四品吏部侍郎的三女儿。

第五位是皇后的侄子,国舅爷的小儿子,高云哲。

新娘不是官家女子,而是他外公那边的表妹,商人之女,从小寄养在国舅府。

……

对于按照名册排序这件事,大家心里都不怎么服气。

不过碍于皇家权威,谁也不敢说出来。

但总有例外之人。

比如礼部尚书的三儿子田楚筠。

对于这个排序当场提出质疑:“魏公公,我是小王爷的六姐夫,怎么也得让我排在前边。”

他一开头,梁允昭跟着反对,“对啊,论辈分,我还是锦暄的叔叔,怎么也不能让他排在我前边。”

皇权受到质疑。

大喜的日子,魏公公自然不会生气。

他走到梁允昭身边,发现新娘子蒙着盖头骑在马上,笑了:“小郡王这是什么新奇的办法,怎么新娘子骑马来的?”

梁允昭脸色大变,破口大骂道:“也不知道哪个畜生,把我的轿杠弄坏了,轿子都碎了,要不是我想出这么个招,新娘子还在路上呢。”

梁锦暄用一枚铜板弄断轿杠,被堂叔骂了,脸上平静如常,心里却忍不住发狠,早晚骂回去。

魏公公没接田楚筠的茬,田楚筠干脆让轿夫抬着轿子越过小郡王和小王爷,站到第一位。

魏公公无奈道:“你站在前边也没用,一会大家都要按照我的名单进入宫门。”

田楚筠不管他,“反正,我们就是要做第一个。”

他和陈雪惠退过婚,本就比别人艰难,再不能第一个进入皇宫,怎么保证两人幸福?

……

眼看着吉时已到,魏公公站在宫门口,又一次当众宣读进宫名次,让大家依次进入宫门。

田楚筠早叮嘱过他轿夫,只管看他的手势。

他也不等魏公公宣读完,大手一挥,几个轿夫抬起轿子就往宫门口跑。

梁锦暄眼看

着第一的位置不保,命令几个轿夫提起速度。

梁允昭不敢落后,他翻身上马,一夹马肚,冲着宫门飞过去。

其他落在后边的新郎官,不甘落后,一窝蜂的往前冲。

也不知道谁绊了谁的脚,谁撞了谁的轿子,转眼间宫门口乱作一团。

甚至有两家轿子翻了,新娘子被甩出去。

守在旁边的老嬷嬷生怕耽误吉时,拉起一个蒙盖头的就往轿子里塞。

乱糟糟的场面持续了将近一盏茶的时间才逐渐平息下来。

魏公公跟进宫门里,脸色变得异常严肃,提醒大家注意身份。

惹得皇上发怒,可不是什么好事。

大喜的日子,别给家人招灾。

陈雪璎好奇自己的花轿排在第几进的宫门,可她听到魏公公严肃的声音,不敢再问,少不得忍着。

走了至少一炷香的时间,才到兴和殿,集体婚礼举办的地点。

十一顶花轿以及岳郡王的高头大马,有序地停在院子里。

皇上、皇后以及参加婚礼的文武大臣和二十四位新人的家人,全部到位。

就等着吉时一到,众位新郎一起踢轿门,扶新娘下轿,在日月星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