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2)
&esp;&esp;这次短暂的骑行感觉很不错,就是路太短了点。
&esp;&esp;苏以墨意犹未尽地下了车,二人将车停好,步行到对面。
&esp;&esp;书局坐落在一个小院子里,恬然幽静,黑色院门敞开,围栏上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蔓,在无人处野蛮生长。院子不大,走两步就到书局门口了。苏以墨在院门口看到了南风书局的门牌,黑色毛笔字刻在一块约两掌宽的胡桃木上,字体刚劲有力,但笔锋圆润,很符合书局的气质,刚劲又带温润,如同书海的力量,发人深省但不强势霸道,只为愿意翻阅的人提供知识,一如这书局,只为愿意踏足此地的人展示它自己。
&esp;&esp;顾卿如走上台阶:“进去吧!”
&esp;&esp;书局的外墙和内部墙体都是统一的雪白色,里面一共右两层,一层是文学区,二楼设了阅读区和咖啡区,可以在一楼拿一本可借阅的书,到二楼点杯咖啡,坐下慢慢看。
&esp;&esp;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行迹匆匆,但这里的时间却似乎在慢了下来,时光流淌在字里行间,身在其中,让人不由得沉静下来。
&esp;&esp;“我喜欢这里。”苏以墨浏览了两个书架,对顾卿如说。
&esp;&esp;顾卿如定定看着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esp;&esp;苏以墨则又被眼前的书架吸引了,仰头看得无比投入。
&esp;&esp;顾卿如跟着苏以墨的视线望去,也被眼前的场景吸引了。
&esp;&esp;一楼的层高大约有四五米,正对门的这面墙内打了三个通顶的书柜,顶部还做了圆弧顶,书柜的每一格都装了嵌入式灯带,暖黄色的灯光打在书册之上,更显奢华明亮。
&esp;&esp;苏以墨大致看了看,又往隔壁的书架区走去。
&esp;&esp;“这里是很多名著文献的原刊,有不少都是极难寻得的,都被书局收录进来了。”
&esp;&esp;“这么珍贵?那能让人看吗?”
&esp;&esp;“原刊可以借阅,但不外售的,只能在书局里查看。”
&esp;&esp;苏以墨:“你好像对这里很了解?之前经常来吗?”
&esp;&esp;顾卿如摇摇头:“没有,这里也算是地标建筑,也是很火的网红打卡点,我之前做过攻略,但一直没机会过来,今天也算是碰巧了。”
&esp;&esp;“但说实话,这里的书我都看不太懂,”苏以墨不好意思地笑笑,“但我很喜欢书店的氛围,感觉就算不,在里面随便逛逛,心情都好不少。”
&esp;&esp;顾卿如注视她片刻,也坦白道,“其实我也不太。”
&esp;&esp;苏以墨弯起眼睛:“那还好,我还怕你嫌我没文化呢!”
&esp;&esp;二人相视一笑。
&esp;&esp;顾卿如说:“既然这样,那走吧!”
&esp;&esp;苏以墨也逛得差不多了,二人便一起离开了。
&esp;&esp;“其实我带你出来是想多点了解,这样采访的时候也可以套用合适的桥段,不过如今看来似乎没有用。”出去的时候,顾卿如跟她解释了这次出行的真实用意。
&esp;&esp;苏以墨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esp;&esp;“没关系,就当是出来散心了。”
&esp;&esp;两人又骑车原路返回了南风公馆,坐上顾卿如的车回了家。
&esp;&esp;有了这些准备,到了采访那天,苏以墨已经有信心多了,虽然中间有些小插曲,但总体进展还算顺利,之后又接受了好几家的访谈活动,苏以墨表现得都可圈可点,她觉得自己真的像一个影后了。
&esp;&esp;这天早上,苏以墨在一阵撼天动地的闹铃声中醒来,拿过床头的手机,按下停止键,总算将手机从间歇性抽搐中拯救过来,刚关掉闹钟,锁屏界面上就跳出一条日程提醒——双人杂志拍摄,行康路35号,上午十点开始。
&esp;&esp;苏以墨简单洗漱后,开车出门。
&esp;&esp;到目的地后,锁好车,转身进了一间二层小洋楼,拍摄地点在二楼,沿着宽大厚重的红木阶梯而上,正对楼梯口那间墨绿色房门的就是,苏以墨推开门走了进去,拍摄团队已经到场准备了,苏以墨打了招呼就找了个靠窗的地方坐着。
&esp;&esp;经过几次的活动,苏以墨也有了经验,现在她习惯早早到现场,熟悉氛围,以免拍摄或者录制的时候紧张。
&esp;&esp;不多会儿顾卿如也来了,苏以墨隔着房间远远跟她用眼神打了招呼,看到她后,顾卿如跟工作人员简单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