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从开始就不发一语的秦王眼睫上下眨了眨。依旧用手撑着下颌,长腿换了姿势悠闲地搭在一起。两根修长的手指自桌上夹起展开的那封窦建德的亲笔信。
“来人。”霍去病随手把信轻飘飘丢给走进来的梁亢。
“拿去当柴禾烧了。”
“秦王殿下你!”夏王使者说得口干舌燥,刚吞下一口唾沫润嗓,忽听秦王发话,满是褶子的脸一下涨得通红,一口气堵在喉咙出不来。
霍去病嗤笑一声,轻蔑地扫了使者一眼。“他窦建德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威胁本王?”此话一出,眼见秦王迟迟不给反应,不由捏了一把汗的众将哄堂大笑。
“把他带下去。”霍去病一指夏王使者。
守在帐外的士兵得令入内,麻溜地左右拎起使者的两条胳膊。
“使者大人是本王的贵客,请他在我军中多留几日,你们万不可怠慢,短了吃食。”
别看秦王殿下素来宽仁,从不摆架子,可他一旦傲起来,那张扬恣意就掩藏不住。
本就是天之骄子,不过是稍微收敛了气势,就以为豹子变成猫了。哪有这样的道理?秦王的獠牙可一直闪着寒光呐!现在不想搭理窦建德,不代表以后不会。夏王不趁机把自己的城池筑坚固点,沟壑挖深点,还大言不惭要来管王世充的闲事。唇亡齿寒,确实如此。等他吞下王世充,下一个不就得是窦建德了嘛。
扣押使者只是给窦建德提个醒,若是他自己再不知情识趣,秦王可不介意把他连着王世充一起一口吞了。
被士兵架出去关押的使者还要大声申辩,霍去病一皱眉,立刻有人心领神会上来用布头把使者嘴堵上。
霍去病从来都不是别人都骑到他头上耀武扬威了还能忍下去的主,手中的权利就是力量,自身的实力就是绝对的底气。骠骑将军讨厌麻烦,可唯独愿意在教训那些自命不凡的人身上费些心神。
打脸,谁不喜欢呢?
正如那句话所说,跟他谈条件,窦建德还不配。
解决了窦建德遣使来信的事,霍去病命亲卫不要跟随,也谢绝了围上来的诸位将军,自己一个人外出透气。
窦建德的使者提醒了他,唐军与王世充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开战,但离真正的决战之日已经可以预见的并不远了。
他想另一边距离定下出征漠北的日子也所剩不多。
他们虽然互相扮演,会有交流了解。可毕竟不是本人,彼此心中着眼的战役的谋篇布局都不一样。
霍去病心向大漠,要活捉匈奴单于,扬大汉国威。
李世民志在统一天下,驱逐突厥,还百姓一个安稳福祉。
他们都明白,自己是无法真正替对方做下任何决定。不是带兵打仗的问题,更不是怯战。
“这次得花多长时间才换得回来?虽然封狼居胥是将领的最高荣誉,不过,如果不是本人亲自去,不是自己人生的话,那又有什么意思。”
李世民对霍去病有提过,中间那句霍去病听到耳边依旧是一片消音,不过后边的那句他同样赞同。
不是自己的人生,再精彩也没劲,就算是外表不变,也不是本尊,是过客。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不是他。
除了这事,霍去病仰头阖上眼帘长舒一气,眼下他担忧的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不可能不清楚他目前的身体状况,所以刚刚才会隐晦地对他道:“霍将军,你瞒着大将军的事,他可能有察觉了。”
“此次出征,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可以先于全军挑选深入力战敢死之士,战马、武器,只要是你看上的,朕都可以优先调拨给你。”
刘彻与李世民一起踏上复道,宫人低眉顺耳远远跟在两人后边。木质的地板上沾满飘过来的落雨,变得湿亮亮的,将丝质的华贵长袍衬的更加熠熠。
“谢陛下。”李世民抬手一礼,随口应下。“可是舅舅他是大将军,理应……”首先挑选将士。还没说完,就见笑容满面的刘彻瞬间垮下脸,略微回身淡淡扫了他一眼,不悦道:“你是离不开娘奶了?整天就知道卫青,朕是让你去打匈奴,不是让你跟卫青去踏青郊游。堂堂一军之将,做什么都要看大将军脸色,叫朕以后怎么放心把统领汉军的重任交给你。”
“……”李世民惊讶刘彻能如此隐晦又极其坦率地告诉他日后会更加重用霍去病。看来史书中记载的汉武帝与大将军之间关系渐入冰封并不是单纯臆测。不管是不是出于卫青个人的意愿,卫家在朝中确实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然大物。太子、大将军、皇后、太仆……九卿中几乎人人与大将军交好,军中中层以上的军官大半数都是以前大将军的部将,就连如今身为冉冉将星的骠骑将军也是。
太子确实需要强大的外家作为支撑。可外家势力过于庞大就会对未来的新君造成阻碍,过往的历史已经多次印证。恐太子受外戚操纵掣肘,因此刘彻不得不走上当初的老路。就像他打压窦家那样,不断地冷待皇后,分割大将军的兵权,达到抑制卫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