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2)
“难怪儿媳妇要和离。”
无论结果如何,这位夫人都会很为难。
而且,光禄丞家的名声算是臭了,此刻和离倒是明智之举。
曹穗心满意足,然后点评一句,“没想到光禄丞这么多情,看不出来啊。”
杨修没戳破她的假话,她怕是连光禄丞是谁都不知道,还假模假样地说这些。
曹穗还是不太能理解杨修会知道这些,“为什么你比我知道的还要多?”
都没传到她耳朵里,居然传到了杨修耳里。
杨修:“因为光禄丞被弹劾了。”
曹穗恍然大悟,“那我日后岂不是找耿御史更方便?”
耿晋作为御史丞,专门逮着官员弹劾,知道的秘密肯定更多。
杨修冷漠道:“耿御史言辞太过犀利,更多的是骂人,不会讲故事。”
曹穗眼神狐疑,盯着又没有表情的杨修,点点头说算了。
两人走着走着,曹穗突然冒出来一句,“讲故事嘛,要多一点情绪,干巴巴的是很没有感染力。”
杨修自领,“嫌弃我讲得不好?”
曹穗摊手,“真嫌弃的话就让你别说了,我这是为你指明进步的方向。”
杨修含笑道:“那,谢谢女公子指点提拔?”
曹穗也不客气,“不谢不谢。”
两个人出门很平淡,但哪怕是这么走一走,曹穗都觉得浑身疲惫没了。
过完单独的约会,她终于记起来荀音是,也不知道她回到家能不能顺利应对。
文若先生应该有被她熏染,不会顽固不化吧?
曹冲出主意曹穗:乖弟弟,心眼子挺多啊
荀音是一直等到荀彧回府才有机会说明情况。
荀彧听到荀音是说要退婚,以及她已经自作主张地和柳嘉玉商量后,居然没有任何惊讶的情绪。
他都感到意外。
但转念一想,可能是因为有个曹穗在前面惊世骇俗,以至于后面的人只要闹出的事不超越她,就会被默认为“乖孩子”。
荀彧对此却还是有些头疼,挑明道:“你没和你父亲提前说。”
先斩后奏这一招学的也是炉火纯青。
荀音是点头。
荀彧:“既然你们小辈之间已经说开了,这门亲事也不可能再罔顾你的意愿继续。婚是要退,但当初知晓你们定亲的人也不少,总得拿出个理由来,保全两家的脸面。”
荀音是都和人家摊开了说,假若婚事继续,对方心中总归会有一个疙瘩。
荀音是:“两人不合适难道不可以作为理由吗?”
荀彧:“……”
他算是看透,家里的这个小侄女瞧着温柔娴静,但也是个主意大的。
说出的话很容易让人语塞。
“不能作为明面上的理由。”
不合适?
怎么个不合适?
当初定亲的时候怎么没觉得不合适?
荀音是心中叹了口气,没想到,退婚的事情,要给柳嘉玉一个交代,要给两家一个交代,现在还得给无关的旁人一个交代。
荀彧嫌她麻烦还不够多,“你父亲那,准备好如何应对了吗?你既然被女公子调来邺城,最迟年末就会你父亲就会回邺城,他可不像我这样心平气和地与你商量。”
若是真能不介意,当初就不会把她的亲事逼着定下来。
荀音是脸上的愁都快化为实质了,但事情要一件一件地解决,当务之急是想出来一个合适的理由退婚。
曹穗又成为她的不二人选,曹穗听明白她的来意也觉得麻烦,定亲的时候长辈一张嘴,退婚的时候她就要跑断腿。
更要命的是,曹穗对这个也没经验,连杨修都被她当作救命稻草找来。
杨修:……
难道他长得很像是有经验的人吗?
最后,曹穗破罐子破摔般地道:“直接说你们八字不合。”
荀音是面色发囧,“这个定亲的时候就会合的。”
理由有些站不住脚。
三个人大眼瞪小眼,最后荀音是都提出来要不往自已身上泼点不轻不重的污水,被曹穗一言否决。
没道理退个婚还要如此,本来已经吃亏了。
曹冲来找曹穗的时候正好就撞见三人如此,曹穗注意到他站在门口,心里却是想着少府的护卫有点不像话了。
“仓舒,你今日难得休息,没去找文姬先生?”她可是知道曹冲得到她允许后可以出入图书馆,基本上闲余时间都去找蔡琰了。
蔡琰很喜爱曹冲的聪明和灵气,倒是欣然地教导,她自由得蔡邕教导,自身也是灵气逼人,教导一个年幼的曹冲信手拈来。
因此曹冲出现在这里很叫人诧异。
曹冲规规矩矩地和三人打招呼,等他称呼荀音是为“荀学师”时,连荀音是都意外。
她可是没见过这位曹家的小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