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想去(1 / 2)
&esp;&esp;姜很好存活,只要不旱不涝,它就能长,要是肥足够,它还能长得很好,所以哪怕已经四月中旬了,但依然可以再播种。
&esp;&esp;老周头出面,和几家关系比较好的说了一声,他们第二天便扛了锄头出去,将几块旱地的旁边锄一锄,决定在边上补种一些姜块。
&esp;&esp;毕竟,现在开荒也来不及了,而旱地大多种了麦子和瓜豆,总不能把种下去的东西拔起来吧?
&esp;&esp;不过老周头说的事也让他们很心动,他们家要把姜块运到益州去卖,到时候会和他们收姜。
&esp;&esp;虽然价格会便宜些,但姜的价钱摆在那里,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去,老周家总不能太坑他们不是?
&esp;&esp;所以他们没多想就答应了。
&esp;&esp;至于姜种,暂且从老周家借一些,等秋天以后还回去。
&esp;&esp;而老周家的人也开始拿着镰刀和锄头上山,决定扩种一下女贞树。
&esp;&esp;这会儿五月还未到,植树也很容易存活的。
&esp;&esp;只是他们都觉得光截树枝插种太慢了,毕竟你还得保证秋天结果,总不能截太多。
&esp;&esp;于是周三郎便忍不住看向女贞子,问周四郎,“满宝有没有说过这种子能种?”
&esp;&esp;“没说过,回头我问她。”
&esp;&esp;周三郎就惋惜了一下。
&esp;&esp;周大郎道:“就算种子能种,这会儿我们也没种子呀,不急。”
&esp;&esp;周三郎便看向那晒干的女贞子。
&esp;&esp;周大郎就笑,“那女贞子被烫过,就算不熟,也种不了吧?”
&esp;&esp;周三郎一想也是,将这事暂且放下了。
&esp;&esp;此时春忙已告落,再过不久就要收冬小麦了,到那时又得忙起来,所以趁着现在有空闲,他们便把这些琐事给解决了。
&esp;&esp;老周头问周四郎,“你这一去益州,是不是还打算找些活儿干?”
&esp;&esp;周四郎轻咳一声,道:“是这么打算的,不然我和满宝在外头花的钱这么大,总不能一直拿家里的。”
&esp;&esp;老周头就点了点头,“是这个主意,你和那边药铺的掌柜打好关系,等秋冬药下来了就可以直接卖给他们,平时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儿,好歹挣些补贴家用。”
&esp;&esp;他忍不住嘟囔起来,“本是让你去照顾满宝的,结果你也没照顾着她多少。”
&esp;&esp;周四郎:……他也很忙的好不好,里里外外都得他操劳呢。
&esp;&esp;一旁的二丫立即道:“爷爷,奶奶,让我去照顾小姑吧。”
&esp;&esp;老周头惊诧的看着二丫,“你?”
&esp;&esp;钱氏也看向二丫。
&esp;&esp;二丫紧张的揪着衣角,脸色微红,但还是点头道:“对,我去照顾小姑,要是可以,我也在益州城里找个活儿干。”
&esp;&esp;冯氏立即道:“家里不需要你抛头露脸的去干苦工。”
&esp;&esp;老周头立即道:“谁说她要去做苦工的?她不是在老大家的铺子里记过账,也和庄先生学过算盘吗?”
&esp;&esp;别说冯氏了,连周二郎都忍不住道:“爹,谁家请账房会请个女娃呀?”
&esp;&esp;老周头哼了一声,看向老妻,小声道:“满宝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裳,从小到大可没离开过家人……”
&esp;&esp;钱氏便道:“让老四带她去看看吧,反正家里人够多,她在家里也帮不上多少忙,不如去益州城帮做些事。别的不说,帮老四把账管起来是没问题的。”
&esp;&esp;周四郎立即道:“娘,我自己就会记账。”
&esp;&esp;“你记的乱七八糟不说,还有错字,别说我们,怕就是满宝都看不懂,所以还是让二丫去帮你吧。”
&esp;&esp;周四郎疑惑,“我记的有这么差吗?”
&esp;&esp;大家一头。
&esp;&esp;周四郎便瘪了瘪嘴没说话。
&esp;&esp;晚上临睡前,冯氏悄悄地把二丫拉到了屋里问道:“你怎么突然想起去益州城?你在你大伯母的铺子里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esp;&esp;“娘,铺子里有大姑,有大哥和大姐呢,写字记账这样的事都用不着我了,我想去益州城跟着小姑,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呢?”
↑返回顶部↑